目前首所高校合作已經落地,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大數據學院正式成立,首屆學生順利招滿,明年的高校招生工作正在籌備。此外,與更多高校合作的人才培養專項計劃也在有序推進,力爭將其打造成國內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教育產學研合作的標桿項目。
當前,國內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形成,高校先行,由高校和企業合作完成的創新優化型和階躍型技術突破不斷增多。各國學術界和產業界之間的研發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基于應用實踐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創新生態正在逐漸形成。
作為國內AIoT領域的先鋒企業,特斯聯致力于通過智能物聯網技術和端到端一體化服務,打造一站式智能城市解決方案。多年來,特斯聯聚焦技術研發與科技創新,千項技術專利的背后是一支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由多位國際知名AIoT領域科學家、IEEE Fellow領銜,匯聚了數百位行業領先的科研技術人才,通過在城市智能化、可持續發展、產業賦能等多個領域深耕,為城市未來注入科技新動能。
此次與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攜手,特斯聯及旗下育崢科技將以企業視角,分享自身在城市智能化建設中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應用的最新成果,并匯聚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強大的科學家團隊助力高校教學,在高校培養學術人才同時,更加貼近場景,進一步深入理解科技產業落地實踐。
與此同時,特斯聯及旗下育崢科技還將深度參與到大數據、人工智能產學研一體化建設中來,根據政策需求,為地方政府提供產學研一體化落地方案,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的學術研發和產業落地方面服務;并與地方政府展開城市智能化建設的有效探索,通過項目成果轉化,促進本地數字經濟發展。
今年8月,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表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用于重大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應用場景。鼓勵在成果轉化中主動對接城市、產業的人工智能技術需求,開展場景創新的產學研合作,以系統指導各地方和各主體加快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眾所周知,大數據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是AI發展的基石和底座。育崢科技與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在四川文化藝術學院中設立的大數據學院,或將為校企科技共建探尋更多新路徑,特斯聯也將肩負起新一代中國科技企業的使命,依托育崢科技開展更多的校企合作,為中國人工智能的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原動力。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由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北京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四方共同支持建立。目標是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建成國際一流的大數據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和產業轉化平臺,發展成引領中國大數據發展的領軍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