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接近通用人工智能
特斯聯首席技術官華先勝博士認為,今天的AI在某些方面或許已經超越了一般人的能力。然而要成為一個大師,或是開拓一個新的領域的創新,今天的AI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不久前,一幅名為《空間歌劇院》的AI畫作,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美術比賽中戰勝人類,獲得了第一名,華先勝博士用高維空間到低維空間的投影的類比來解讀人與AI 藝術創造能力的對比:“我們可以將人的藝術創造力類比為‘三維空間’或者是更高空間中的能力,人的作品是這種能力的投影,可以類比為‘三維空間投影到二維空間’。而機器學習算法是從‘二維空間’的樣本習得的,并不能學到更高維空間的能力。”
▲特斯聯CTO 華先勝
華先勝認為,雖然機器學習有一定的抽象能力,但很難突破到投影前的“三維空間”,然而因其見過足夠多樣本,其在“二維空間”的能力或許能夠超越拓展到“二維空間”中還沒被“投影”的部分。也正因如此“今天的AI可以模仿出很多藝術家風格的藝術作品,但它無法產生下一個畢加索和達芬奇。”
特斯聯首席科學家邵嶺博士同樣認為,盡管諸如GPT-3的模型已經可以生成接近人水平的文本、小說、乃至詩歌,但這與通用人工智能還沒有關系。“不得不說,ChatGPT在用戶交互上的表現讓人驚喜。它的火爆出圈也說明了人們期待有更多的AI應用能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帶來改變。但從底層技術邏輯上講,其實ChatGPT就是在GPT-3.5基礎上針對對話fine-tune出的一個模型,是一個先進的chatbot。盡管ChatGPT回答問題的效果比之前市面上見到的聊天機器人都要好,但實際上這種效果也是基于大數據、大模型訓練出來的,它并沒有自己的思想和常識,而是根據訓練出來的模型和數據給出擬合的答案,準確來講它還只是一種大語言模型。”
▲特斯聯首席科學家邵嶺
在邵嶺看來,通用人工智能應該是在智力上和人類一樣才思敏捷、靈活變通,在各項任務上具備與人類似的能力,而非是依靠海量數據的訓練獲得的記憶和所謂的知識。盡管如此,在現實場景中,人們并不需要糾結所使用的模型是否是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現階段的AI技術發展還是更需要以服務人類為目的,并以此來增強人的能力。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不用糾結某個AI模型是否更接近通用AI,能解決實際問題的AI就是好的AI。”
這一點在微軟Bing、Office、GitHub、Azure等生態產品對ChatGPT的應用,谷歌所發布的下一代對話AI系統Bard,百度正在研發的文心一言(ERNIE Bot)項目中可見一斑。無疑,盡管ChatGPT可能還算不上通用人工智能,但它的確是門好生意。
作為面向未來的生活場景,從服務機器人到聲控、自動化終端,智慧城市中對話AI的應用場景顯然更為廣闊。特斯聯首席科學家楊旸博士指出,當前對5.5G和6G的研究都將加速AI的前沿突破,也將催生泛在、普惠的智能。他認為,未來隨著6G技術與下一代AI技術的進一步融合,智慧城市將迎來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比如空、天、地、海的全智能覆蓋,人與機器人的交互,甚至是腦機接口的交互。”
楊旸特別提到了人與技術的融合與“增強人類”。“增強人類”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概念,我們使用的各種器件,比如手機,耳機,AR、VR眼鏡,幫助我們人類更好地生活,彌補自身的缺陷,也逐步與人類生物體融合,成為我們手、耳、眼的延伸。“技術發展的未來一定是和每個人的需求與能力不斷融合的過程。但融合的邊界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楊旸表示。
▲特斯聯首席科學家楊旸
談及技術的邊界,楊旸指出,技術倫理的問題需要技術和人文領域的學者共同討論,“我個人是傾向于一種比較保守的觀點,人類感官的延伸,包括生命的延伸應該是有限度的。”
華先勝則認為技術本身是沒有善惡的,分別善惡的是技術的使用者,“就像核能一樣,核能的破壞力非常強,但也可以用來發電,用來治療,當然也可以用它做核武器。它的影響取決于使用者和使用方法。AI與過去所有的技術,在這一點上并無不同。AI本身不具備主觀性,因而它可能帶來危害的責任也不能歸因于技術本身。”
華先勝認為可以通過兩種手段來達到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的平衡。首先,技術本身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技術帶來隱患的時候,需要有另外一種技術來限制其被濫用(例如,ChatGPT的文稿自動生成被用來完成作業或論文作弊時,就可能會有判斷文稿是否是機器自動生成的技術出現)。其次,還需要有法律法規,規范技術發揮正向作用,減少其被濫用的危害。
與楊旸類似,華先勝也認為未來是人機共存的社會,“我們需要達到的平衡態是機器做機器擅長的事情,人做人擅長的事情。人類充分利用AI的能力服務人類自身,同時大力發展機器不能或難以實現的能力,可能是未來人機共存的狀態。”華先勝還強調,人類雖然越來越多地利用AI的能力,但并不意味著人類可以放棄機器可以做的事情,如同人類沒有汽車、火車、飛機跑得快,但不意味著人類不需要行走的能力;人類不需要和汽車去比速度,但可以做很多汽車做不了的更靈活的事情;AI也是如此,不必去和AI拼AI擅長的事情,而是擁抱AI能力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去做更多AI做不了的事情。
另一方面,華先勝認為,ChatGPT這樣的技術雖然非常強大,但如果用在特定領域,可能會產生更可控、更高質量的結果,而不至于出現“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情況。例如,在基礎模型之上,再在某個領域,如科研,學科教育,工業技術,智慧城市等等領域進行調優,可能會展現出更深入的專業能力和發揮更大的正向作用。
邵嶺則指出,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20多年來,他一直堅信價值是衡量一件事情是否應該堅持的關鍵要素。“‘精’在英文中被翻譯為precision,但中文中有很多層含義。它可以表示‘精確’,‘精致’,也可以表示‘精神’,‘精彩’。這個字也是我對自己,對我的學生和我的團隊的要求。要在一門技術上做到真正的‘精通’才談的上‘精確’。而只有能產生價值,推進人類進步的技術才稱得上‘精致’。實現理想的過程必然離不開‘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科研‘精神’。抓住成功的機會并實實在在的為產業上下游創造更多價值便可成就一個‘精彩’的人生。AI是一門實用型的技術科學,希望能夠通過科技的手段去改變世界。”
亚洲在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无码_两个人的免费视频BD在线观看_18禁爆乳美女脱美女裸体网站_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国产网站_第1页